查看原文
其他

互联网使人变得更开放,还是更封闭?

2016-11-09 吴伯凡 伯凡时间



记住四个字:

信息有毒,

那些让你孜孜以求,

感到津津有味的信息,

里面是包含毒素的。

▲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音频

语音丨吴伯凡


最近有朋友推荐我使用手机百度,我用了一个多月,有一些感悟。

 

1

我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几个途径,第一个途径是使用频率并不高但是比较核心的信息获取方式——深度阅读,和在知识旨趣上比较契合的朋友之间交流,之后自己去主动地搜寻信息。搜寻的方式多种多样,第一是直接去问朋友,第二是在搜索引擎上进行搜索,第三是在搜索的基础之上重新搜索。

 



当我获取了一定的信息之后,我会告诉自己不要做无穷搜索。无穷搜索在过去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在今天,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把所有相关信息无止境的搜罗过来,表面上看单个搜索好像很有效率——通过一个关键词就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但是实际上是非常低效的,因为这种搜索会占用你大量的时间,尤其是占用你思考的时间——所有的搜索要建立在真问题的基础之上,才可能获得真的答案,而不只是获得大量似是而非、浮皮潦草的答案。

 

“搜索”的英文是search,而research的字面意思是“重新搜索”,但是其实这个词的意思是“研究”——所以所谓研究就是重新搜索、识别,在一些并非显而易见的线索当中,找到知识和信息之间隐蔽的关联,研究应当是在你的头脑当中,重新聚合成一种新的认知,这应该是我们获取真正有效、可靠、有用的知识的一个核心的关键手段。

 

第二种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是随机性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其实这种随机性也不是纯粹的——我们注意一个事实,一个现象,一个信息,一种知识其实是一种表达,我们关注一个事情其实是无意当中表达了我们的一个偏好和兴趣。

 

看似随意的行为,其实这里面也包含着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刻意,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一种警醒,听任自己以这种随机性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话,最后很可能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就会变成随波逐流、浮皮潦草的闲逛。

 

人性深处都有好逸恶劳的特性,如果我们不给自己施加约束和压力的话,我们很可能就在随意性中被裹挟。韩愈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嬉”也好,“随”也好,就是不费劲、不努力、随波逐流的状态,这种状态最后就会“荒”,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荒芜,或是成为一盘散沙,我们的行为最终就会变成没有价值的结果。

 

2

所以我们在采取随机性获取信息和知识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有充分的警醒。当我们打开手机软件——尤其是类似于“今日头条”的那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信息服务的网站,我们在随意浏览这类网站的过程当中,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是,我们其实是在悄悄地、刻意地搭建我们的知识框架。




比如当你看到一条明星八卦的时候,你忍不住点开了这条用了标题党手法的信息,点开信息之后,你发现这条新闻除了标题以外,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而这个看似吸引人的标题往往只是在文章中所提取出的一句话。

 

但是当你点开这条新闻的时候,这个网站同时又为你提供了好几条类似的新闻,这时候如果你还没有警醒的话,还被标题党手法吸引,继续这种浏览信息的行为,那么你就是为服务器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偏好信息。

 

这有点像挠痒痒,你的后背在发痒,自己挠不到,你指导别人来帮你:“往左一点,往右一点,往上一点,往下一点……”最后终于找到准确的定位。我们在浏览信息的时候,你一次又一次的浏览,实际上是在告诉另外一端的服务器——我要的是这样的信息。所以服务器给出一堆信息,然后你又在这些信息当中挑选,每一次浏览你都是在帮助它对你的欲望、偏好来进行准确定位,久而久之,服务器就越来越了解你了。

 

服务器的后台有四十多个关键词,在对你的兴趣和偏好进行定位。我们的物理世界是三维的,在一个空间里,知道了物体的长宽高之后,我们就能找到这个物体;而服务器这四十多个关键词相当于四十多个维度,定位就更加精准,最终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服务器比你还了解你自己。

 

这让人想起和珅的作风。和珅伺候乾隆,不是根据乾隆的命令去做事情,他是通过对乾隆深入的了解——通过对乾隆每日每月每年逐渐积累的了解,对乾隆各种喜好的数据合成了一个模型,然后根据这个模型主动去做事情或提供服务。

 

当他把这个服务提供给乾隆的时候,乾隆有时都会感动得无话可说:“你啊你啊,太了解我了,你能做到这一步,你我君臣永不相离。”能够到这种地步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一种反转:本来和珅是仆人,乾隆是主人,但是时间久了之后,和珅就成了一个比乾隆自己还了解自己的人——如果和珅不在身边,乾隆会无所适从。

乾隆曾经把和珅罢免了一段时间,但是他发现身边那些伺候他的人全不得要领,最后还是要重新启用和珅,这就是主仆关系的反转——真正的主人是和珅,而不是乾隆。


3

现在借助大数据技术,一些信息服务网开始把你的信息消费行为变成了一种信息生产行为:你在消费信息的时候,其实你也在为这个网站干活——你在向网站不断提供关于你个人偏好的所有数据。

 


服务器对你的兴趣的模型越来越清晰,你的灵魂被一种很先进的技术“勾”了出来,存放在服务器里——这个时候你的灵魂已经不是属于你的了,而是属于那个服务器。服务器每天向你提供让你“龙颜大悦”的各种信息和服务,这是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巨大的福音。

 

我们每个人都在跟信息服务商合作,打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信息秘书”——一个为你提供贴身贴心的信息服务的看不见的秘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的信息服务已经从信息服务(information service)变成了一种智能服务(intelligent service)。

 

首先这应该是一种福音,但我们知道,任何福音都是诅咒,当你拥有一个比和珅还“和珅”的秘书的时候,对你来说真的是福音吗?它为了迎合你无所不用其极。当没有人知道你真正喜好的时候,你获取信息和产品的取值范围是比较宽的,但是当这样一个所谓的贴身秘书出现的时候,你的兴趣会变得越来越狭窄,这个时候你的内心变得不是更加开放,而是更加封闭。

 

这让我想到两个词:忠臣和奸臣。奸臣就是特别能迎合你,从各个维度让你爽到死的那样一些人:表面上是一个俯首听命的、唯唯诺诺的一个仆人,实际上,他是一个你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危险的主人。

 

在《浮士德》中,浮士德和墨菲斯特打赌,浮士德把灵魂押给墨菲斯特,当一个人的灵魂被抵押出去的时候,就是一个仆人——但是表面上他是仆人,实际上你却成了他的仆人,所以福音皆诅咒。

 

奸臣就是这样一些人——通过极其友好的界面让你悄悄就范,从而摆布你、控制你、约束你,让你为他所用,最后让你做出一些和你的理智、良知、责任完全相悖的行为,说出一些可能等你醒悟过来,你自己听来都非常诧异的话,这样的人就叫奸臣。

 

忠臣是什么?忠臣最大的特点就是界面不太友好,他要的是一个结果。这就有点像有点二的产品开发经理,他只要结果,至于界面并不是很在乎,这样的人有时会让你觉得特别不舒服:理智上觉得他是对的,但是从你的感受上却觉得他极其可恶,你觉得他处处在跟你找别扭、作对,是一个每天在你的周围阴魂不散、形影不离的敌人,让你烦心、费神。

 



但是忠臣有一个功能:第一,他能让你的内心保持开放,而不是封闭,能够让你听到很多你已经悄悄屏蔽掉的信息;第二,他能让你看到你特别不愿意看到的事实,他给你提供的“救治”解决方案也许是一剂良药,这个良药没有糖衣,吃起来非常苦涩,但是这的确是苦口良药,逆耳忠言。

 

当然我们现在没机会做皇帝,再努力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明君,但是你要是想成为一个明智的人的话,一定要让你现在享受的服务,尤其是现在为你提供信息服务的那个厂商ISP(Information service provider)成为一个忠臣,而不是奸臣。

 

当然,我们人性的弱点就是不总是愿意和忠臣在一起。但是说实话,由于忠臣的界面不友好,我们都不喜欢忠臣,但是至少你在接触那些贴心的、让你爽到死的服务的时候,心里要明白——这就像我们做梦的时候,梦见我们从高楼上掉下来,理智告诉我们,这是梦,其实是摔不死的。

 

我们在接触这些如梦如幻的美妙信息的时候,心里要存有一个念想:这些东西可能是有危险的。记住四个字:信息有毒,那些让你孜孜以求,感到津津有味的信息,里面是包含着毒素的。

 

4

广州有个朋友对我说,他安装了一段时间的今日头条以后,果断把它删除了,原因是太费时间了。这个朋友自己是做软件的,他自己做了一个小小的软件来记录自己一天浏览信息的时间,让他觉得特别吃惊的是,他浏览各种信息的时间接近五个小时。

 



这位朋友说他上班只有八个小时,当然这五个小时是由零零碎碎的时间加起来的,包括早晨醒来、晚上睡觉之前、上厕所的时候、等车的时候这些时间加起来的,这么可怕的一个事实导致后来他果断删除了今日头条的软件。

 

因为在这类软件中,你获知了一个信息,软件又给你推送四个信息,在浏览四个消束之后又给你推送八条信息,看完这些信息的时候,时间不知不觉就消耗掉了。所以他说,他在删除了这个软件之后就告诉自己,以后我要是想知道什么信息,除非我是真的想知道,或者干脆去问别人。

 

我这朋友的公司已经做得不小了,但他还专门雇佣了一个人作为信息秘书,他告诉这个信息秘书:每天下班前我给你半个小时的时间,你把你觉得对我重要的信息对我说一遍,虽然这样做的成本比较高,但是收益也高。

 

用了手机百度以后,我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时间一长,它真的会越来越了解你。通过看它为我推送的历史甚至是哲学方面的文章,我发现它越来越合我的口味。这种推送依据除了像今日头条那样根据用户浏览信息的数据、线索来推送之外,它还会根据你的搜索的关键词来为你推送信息,同时它也能根据你的位置、使用百度地图的信息等等来为你提供信息服务,使用的线索维度越多,它对你更理解。

 

一方面,我们希望有界面友好的、贴身贴心的服务,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对这样的服务保持一种警醒。什么才是我心目当中更理想的信息服务呢?我对在百度工作的朋友说,你们应该在利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提供信息之外、从搜索引擎转变成推荐引擎的这个过程当中,还要引入一些其他的维度——在这个新维度中增添更多的人工的东西。

 



我始终相信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那句话:人有人的用处。我们可以不断开发机器的功能,让机器的功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贴近我们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机器是不能做的。这种观点可能有点武断,但是这是我的信念。

 

有哪些东西机器是不能做的呢?比如说,我真正需要的东西恰恰是我排斥的东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清醒的意识:互联网是让人变得更开放还是更封闭?现在我得到的答案是,它很可能让我们越来越封闭。

 

我们看朋友圈获取信息,但是要意识到,朋友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也许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信息,来自于敌人。但是朋友圈具有一种天然的能力,就是把和我们意见相左的人排斥在外,有时候一个你并不太熟悉的人加了你的微信,你发现他发一些你特别不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你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设置——不看他的朋友圈。

 

现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都具有一种排除异己的功能,所谓排除异己,其实就是封闭。我们使用搜索引擎、浏览今日头条、刷朋友圈,两个月下来,这些软件就成为了一个特别会溜须拍马、揣度圣意的小奸臣,给你提供的都是你想看到的信息。

 

5

《第五项修炼》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其实这本书的核心概念就是学习。什么叫学习?前面我们也讲到了学习分为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所谓单环学习就是一种自我循环的学习——在一个既定的思维框架下,不断地充实、强化现有的知识;双环学习就是在自我循环的知识框架里,遭遇到一些交叉点,通过这些交叉点又再次被导入到另外一个框架,在另外一个框架里,你会获得新的视野、角度和信息,甚至同样的信息在另外一个框架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意义。真正的学习是双环学习,学习的本质不是在既有的框架里去填充知识,而是不断改变你既有的框架,只有新的框架才能让我们获得真正的新知。

 


彼得.圣吉说人只能听到他愿意听到的东西,只能看到他愿意看到的东西。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很容易让我们陷入到一种单环学习的套路当中,现在流行一句话:全是套路。我们在接受这种信息服务的时候,真的需要时不时告诫自己:全是套路。

 

套路就是既定的、陈旧的、封闭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将你的知识体系、思维心智模式牢牢地固定为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一方面是学习,但是更本质的意义上,他是反学习的。

 

我对在百度工作的朋友说,你们能不能提供那种除了基于你们的搜索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提供的信息服务之外,提供一种机器不能做的东西,或者能够弥补纯粹用机器提供的信息服务所造成的信息和知识上的漏洞和缺陷,让接受你们信息服务的人能够避免知识和信息上的大盲点。

 

小盲点是我们意识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我知道我不懂,我可以轻易给自己列一个小盲点清单,这个清单可以无比长。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正如爱因斯坦说的,任何一个知识,都意味着无知。一个知识就像一个圆,当你所知越小的时候,代表你知识的圆越小,圆的周长越小——这既是你知识周长,同时也是你无知的周长。圆之外的那个世界是无比广大的,但是你能看到的无知也就是那么长。当这个圆的半径增加,它的周长也在增加,也就是意味着你的知识越多,你意识到的无知也就越多。

 

比如一个居住在深山老林的农民,如果让他列知识清单的话,他肯定不会写:我不懂量子力学。这个深山老林的农民也许不知道天安门到底长什么样,他很想去看看,这是他的盲点;他不知道故宫到底有多大,这也是他的知识盲点,问题是这些盲点叫小盲点,所谓大盲点就是你根本不知道它是盲点的盲点。

 

在TED演讲里听过一句很打动我的话,演讲者说:“We are blind to ourblindness.”意思就是我们对我们的盲目是盲目的,我们对我们的看不见,是看不见的。

 

我作为一个还算比较爱学习的人,作为一个号称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人,其实我的一个刚需就是我要知道我的大盲点在哪里。牛顿在临死的时候说,他对知识的海洋一无所知,他只是在知识海洋的海滩上捡了几个贝壳。可以说,整个知识的大海在不断延伸。这个大海不像我们现实中有边际的大海,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个所谓的知识大海的海岸线是每天都在延伸的。

 

不是说去发现盲点,而是去发现和我现有知识相关的知识,如果没有对现有的知识的“解药”,没有与我现有的知识形成某种制衡的知识,我的知识就会变质,甚至我现有的这些知识不会让我变得更加明智,那些让我变得更加愚昧的知识是我最需要的。

 

我特别希望有一种类似于知识体检的东西,我们现在获取知识的方式有点像是买各种各样的食品。由于现在服务商的技术越来越发达,能够给我提供各种各样我们喜欢吃的东西、喜欢用的东西,但它不会告诉你这种东西所包含的、内在的隐性的毒素。

 

我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最终目的不是知识和信息本身,而是使得这些信息让我们的心智、人格更健全,让我们的内心更开放。某种程度上,我们吸收信息和知识,不是为了让自己更像自己,是为了让自己不断超越自己,让自己成为未知的自己。

 

根据你的偏好让你越来越像你自己,实际上是一种迎合的方式对我们自己实施的围困,我们被围困在一个看似丰富,实则贫瘠,看似贴心,实则独断的信息环境。

 

很多年前我就说过一句话,在所谓的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越来越多,知识分子越来越少。知识分子是什么?知识分子不是指拥有很多知识的人,知识分子是具有理智的、有评判能力的、怀疑能力的人,我们现在这样的信息和知识服务,是不包含理智、评判、怀疑的知识服务,如果说得彻底一点,这些服务有点像麦当劳、肯德基提供的那种食品:能够提供热量,但是不能提供健康,甚至不仅不能提供健康,还在持续、大批量提供疾病。

 

一个健全的社会,一个健全的人格,需要知识分子。所以我建议百度的朋友,你们除了提供知识之外,一定要提供知识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真正良好、健全的知识生态、信息生态和内容生态。



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订阅相关内容

—————————————————————

 随时评论,随时提问 

我们终于获得了微信原创保护,

从此可以开通评论区,

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踊跃留言。

——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